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白城市委员会
六届二次会议提案
白洮残发〔2018〕14号
提案人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张悦龙 洮南神经精神病医院 18843678899 137000
案 由:关于精神病人政策扶贫的建议
一、基本情况
据白城市精神病防治管理办公室统计,截止2017年9月30日,全市共录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8159人,其中在管患者7316人(符合六种疾病: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管理率达89.7%,坚持服药患者5413人,服药率达66.3%,国家686项目免费服药2000余人,病情稳定5038人(不含住院患者),稳定率83.01%(含住院患者)。
二、问题分析
1.因病致贫。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治愈后,如不能坚持2年以上全病程、足够剂量的药物巩固治疗,停药或服药剂量不够,一般在半年至一年左右病情复发,控制不住病情加之患者不承认有病拒绝服药,进而导致再一次住院,反复发病反复住院, 患者不但不能为家庭创造收入,发到需要1-2人专职照顾,收入少,支出大,如得不到政府救助几年就造成家庭贫困。
2.致残率高,经过几次住院治疗,因家庭贫困无法继续住院治疗,患者家属逐步丧失治疗信心,有的家属有强烈的羞耻感或担心患者外出惹事,将患者锁在家中,不让接触社会,成为精神残疾。
3.政府救助覆盖不够,政策宣传不到位。我院2015年至2017年受理残联部门委托评残4044人(其中含部分智障患者),而全市录入信息系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8159人,仍有50%以上患者未进行评残,未得到残联救助。主要原因:一是救助政策宣传不到位,一部分患者对救助政策不了解,不知晓,不掌握;二是一部分患者由于不受管理或身体原因不能亲自到医院进行评残。
三、建议
1.建议乡镇、街道办事处发文通知各村屯、各社区,组织辖区内精神障碍患者到残联申请残疾人等级评审。对确实不能来医院评残的患者,可以由监护人提供照片、视频等能够体现病情的影像资料,由评审专家确认残疾等级。如评为二级以上精神残疾,将获得残联每年960员救助。
2.建议乡镇、街道办事处对取得二级精神残疾证书的患者到民政部门申请低保,根据贫困程度,农村每人每年将获得民政最高3150元的救助,市内户口每人每年将获得民政最高4200元的救助。
3.建议乡镇、街道办事处组织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肇事肇祸风险等级评估,向政法委提出申请,每人每年可获得1800元稳控救助。
如果残联、民政、政法委对确实符合救助政策的精神患者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农村患者每人每年最高可获得5910元的救助,市内患者每人每年最高可获得6960元的救助,助力扶贫攻坚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减轻了对家庭、他人和社会的危害,降低肇事肇祸风险,对扶贫攻坚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签发人:王芳
对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
第113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张悦龙委员:
您在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精神病人政策扶贫的建议》(第113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洮北区残联负责白城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及洮北区辖区内的精神病患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核发工作,现已办理残疾人证的精神病患者共1993人,其中一级40人,二级1601人。精神病患者办理残疾人证需携带白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或病历及残疾人本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六张大二寸红底照片到办证窗口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申请表》,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评定表》,然后本人前往指定医院(白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残疾鉴定,鉴定完后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评定表》返还办证窗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评定表》残疾等级鉴定结果核发残疾人证。
按照《吉林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施细则(暂行)》要求,对享有低保的残疾人提供每人每月80元困难生活补贴;对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提供每人每月80元护理补贴,两项补贴可以兼得。区残联负责各街道、乡(镇)申报补贴残疾人的审核工作,审核结果上报区民政局,由民政局发放补贴。
区扶贫办落实的精神病人扶贫政策有一项,就是因病致贫精神障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纳入大病兜底范围中,凡是患精神疾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可到白城市医院进行免费治疗,由白城市医院提供转院手续,也可享受大病兜底政策。
经过以上各项政策的全面铺开,以及各乡(镇)、街道工作过程的宣传,大部分精神病患者都办理了残疾人证,享受到了应有的待遇,但也有一些家庭由于担心家人办理了残疾人证会受到别人的歧视;还有的精神病人无人照顾,没人帮助办理残疾人证;还有的精神病人领不出门,不能前往医院评定等原因没有办理残疾人证。针对这种情况,区残联将联合民政局、扶贫办等部门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将办证程序、办证要件、办证地点、咨询电话及办理残疾人证后享受的待遇等进行广泛宣传,扩大群众的知晓面。同时再通过乡(镇)、街道统计未办理残疾人证的精神病患者,确定未办理残疾人证的原因,对确实不能前往医院鉴定的精神病人,可以将患者集中,由鉴定医生进行入户鉴定,确定残疾等级;对能前往医院鉴定的精神病人,可以由各地组织到区残联集中办理残疾人证,让更多精神病患者享受到应有的待遇,解决患者实际困难。
(此件公开发布)
2018年6月26日